外匯天眼APP訊 : (原標題:京東健康上市的背后:中國男人的壯陽藥和避孕套,東哥都承包)
3000億市值的京東健康,主要賣壯陽藥、情趣品、避孕套...藥品收入占比不到三成。東哥真是承包了中國男人的夜生活...
京東健康IPO
12月8日,京東健康正式IPO,登陸香港聯交所。
據港交所公告,京東健康將發行3.819億股股票,發行價為每股70.58港元,合計募資約265億港元。
其中,基石投資者認購1.48億股,占全球發售的38.83%,發售完成后,GIC、老虎基金持股超1%,京東集團持股68.76%,高瓴資本持股4.34%。
自2019年5月,從京東集團中分拆出來后,京東健康一共經歷過3輪融資。
剛出來時,京東健康就獲得了超10億美元的融資,投資方包括京東集團、CPE中國基金、霸菱亞洲和中金資本等機構,投后估值約70億美元。
上市前的最近一次,則發生在今年8月,京東健康向投資者發行B輪優先股,融資金額9.14億美元,其中高瓴資本一家就投資了8.3億美元,投后京東健康的估值也達到300億美元,是京東集團總市值的四分之一,與阿里健康的市值持平。
京東健康上市后,股票一路走高,最高達到123.9港元/股,最終收于108.6港元/股,漲幅54%,市值達到3396億港元,超過阿里健康的3222億港元。
非藥品收入占7成
招股書顯示,京東健康2017年至2019年總收入分別為55.53億元、81.69億元、108.42億元;
2017年至2019年,醫藥和健康產品銷售,分別占京東健康總收入的88.4%、88.8%和87.0%。
2017至2019年,公司經調整的盈利分別為2.09億元、2.18億元和3.44億元。
對比起同行來看,這個數據非常不錯,因為一直處于盈利。而像阿里健康和平安好醫生,在2019年還都處于虧損當中。
但是小編注意到,雖然這三家企業都號稱醫藥電商,但是京東健康的主要營收手段,卻來自于非藥品業務。
據招股書顯示,京東健康來自非藥品銷售收入占比超過7成,這其中包含計劃生育用品、隱形眼鏡、成人用品以及家庭保健產品等等。
從這個方面來看,阿里健康和平安好醫生顯然更專業,更接近與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定位。而京東健康雖然名字叫健康,但主要收入卻來自避孕套、隱形眼鏡、成人用品等產品。
一位網友表示,3000億市值的京東健康,主要賣壯陽藥、情趣品、避孕套...藥品收入占比不到三成。東哥真是承包了中國男人的夜生活...
營收相當,用戶卻只有阿里健康的二分之一
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點是,京東健康的用戶數與阿里健康相差巨大,但是營收相當,利潤也相當,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貓膩?
招股書顯示,京東健康的累計用戶數超過1.5億,活躍用戶7250萬人。
而阿里健康,截至今年9月30日的年度活躍消費用戶已經超過2.5億,使用支付寶醫療健康頻道的累計凈活躍用戶,也超過了3.3億人次。
也就是說,京東健康的全部用戶數,只有阿里健康的一半不到。
從合作商家數量上看,阿里健康合作商戶數量超過1.8萬家,而京東健康合作商家數量只有9000家。
用戶數和合作商家數的差距,也讓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的GMV(成交總量)相差巨大。
公開資料顯示,阿里健康上半財年總GMV達到554億元,而京東健康半年度GMV是339億元,與阿里健康存在較大差距。
但即使這樣,兩者的營收和凈利卻大致相近。
招股書顯示,京東健康2020年上半年營收達到87.7億元人民幣,凈利潤為3.7億元。
而阿里健康中報顯示,上半年阿里健康營收71.6億元,凈利扭虧為盈達到4.36億元。
這讓小編不禁思考,阿里健康的用戶數是京東健康的兩倍,為什么收入差不多,到底是京東健康被高估了,還是阿里健康被低估了?
一位業內人士對易簡財經表示,京東健康一下沖這么猛,業績暫時還支撐不住,目前營收面主要靠醫藥電商,看似穩定,其實主要是之前京東電商醫藥的運營轉移。
其他層面,尤其用戶、互聯網醫療、線下嫁接,還有與保險交匯的部分,都還比較弱。也就是說,短期只有營收這塊有財務面保障,IPO后,其它稍微一拓展,整體就可能虧損了。
【免責聲明】中金網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,與本網站立場無關。中金網不保證該信息的準確性、真實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等。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